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鸡蛋蛋壳颜色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朱功全,王雨晴,葛 晶,赵敏孟,刘 龙,龚道清,耿拓宇*
    2024, 46 (10): 126-132.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10.016
    摘要384)      PDF (677KB)(66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禽蛋是家禽的主要产品之一,蛋壳的颜色影响其销售,生产者与研究人员一直关 注如何选择与调控家禽的蛋壳颜色。家禽蛋壳中的主要色素大致分为三种,即原卟啉Ⅸ、胆 绿素Ⅸ和胆绿素锌螯合物。文章对蛋壳颜色的形成、影响因素和关联基因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促进家禽蛋壳颜色的研究。
    鸡前脂肪细胞温度应激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的鉴定分析
    熊燕霞,陈耀峰,张 镕,杜志强
    2024, 46 (10): 1-10.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10.001
    摘要135)      PDF (3558KB)(236)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温度应激如何影响鸡前脂肪细胞的转录组变化,鉴定分析关键基因和信 号通路,以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系ICP1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20 ℃、37 ℃和43 ℃应激处理18 h 的细胞转录组数据,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3个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 果显示:①与对照组37 ℃相比,20 ℃和43 ℃处理,LncPrdm16两个转录本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P<0.05);而随温度升高,PRDM16两个转录本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此外,20 ℃处理 抑制前脂肪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死亡,而43 ℃处理促进细胞增殖;②鉴定组间的显著差异表 达基因(DEGs)(P<0.05):1 193 个(20 ℃ vs 37 ℃)、6 271 个(20 ℃ vs 43 ℃)和 6 204 个(37 ℃ vs 43 ℃)。基因富集分析(GO 和 KEGG)发现,DEGs 主要参与脂质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 PPAR 信号通路(20 ℃ vs 37 ℃),脱氧核糖核酸代谢、细胞周期过程、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磷脂酰肌 醇信号、过氧化物酶体和脂肪酸降解等过程(20 ℃ vs 43 ℃),以及磷脂代谢、神经系统、氨基酸 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37 ℃ vs 43 ℃);③定量 PCR验证了 20 ℃和43 ℃处理分别显著诱导FABP4和APOA1表达(P<0.05),以及显著抑制FABP4(P<0.01) 和PPARα(P<0.05)的表达。综上所述,温度应激会诱导鸡前脂肪细胞中脂肪合成基因的差异 表达,为深入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应用于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鸡毒支原体病诊断及疫苗研究进展
    孙 宇,李书光,程立坤,赵家磊,赵修报,沈志强,余 燕
    2024, 46 (5): 93-99.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5.013
    摘要168)      PDF (660KB)(229)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可引起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且 传播途径广泛,易与其他病原合并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率升高,给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鸡毒支原体病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鸡毒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病原 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疫苗研发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优缺点,为鸡毒支原 体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支持。
    肉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相关SNPs鉴定
    门立林,王一东,杜永旺,崔焕先,郑麦青,陈智武
    2024, 46 (8): 1-8.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8.001
    摘要172)      PDF (3654KB)(217)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旨在挖掘与肉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的相关遗传变异,以期为黄羽肉鸡屠 宰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重要基础。试验基于基因型填充技术对1 914只 广西金陵花鸡配套系(终端父系 E 系)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 现,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两性状间保持高度相关,GWAS筛选到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与8号 染色体上 73 Mb 的 5 个 SNPs(rs14638292、rs14638299、rs14638318、rs317194432、rs315435578) 存在显著关联,rs14638292、rs14638299、rs14638318、rs317194432、rs315435578变异为CC、TT、 GG、TT、CC 基因型个体时,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高于基因型分别表现为 TT、CC、CC、 AA、TT的个体(P<0.05)。结果表明,rs315435578所定位的TNR基因可能是影响半净膛率和全 净膛率的候选基因。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和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病(Ⅰ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研究
    沈亚菊,陶建丰,冯高乐,邵 高,姜永其,黄杰偲,倪 征,张 存,林瑞平
    2024, 46 (6): 105-111.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6.015
    摘要147)      PDF (613KB)(20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和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 腺病毒病(Ⅰ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混合后的联合免疫效果,试验将120只11日龄健康商品代 黄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设混苗联合免疫组、分点免疫组和单苗免疫组,分别接种疫苗,检测免 疫前和免疫后14、21、28和35 d鸡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评估两种疫苗混合后联合免疫的安 全性和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后1周内各组鸡精神、食欲、呼吸等生理活动均无异常;混苗 联合免疫组免疫后 14 d,6种病原抗体滴度均升高,免疫后 21 d均达到理想水平,免疫后 28 d 抗体滴度均高于5 log2;混苗联合免疫组抗体水平和抗体消长规律与其他组基本一致。研究表 明,两种禽流感疫苗混合后联合免疫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与单苗免疫相当,无干扰现象,可减 少鸡群应激,节省人工,为养禽场免疫程序优化提供参考。
    2021—2022年我国部分地区Ⅰ群禽腺病毒的 分离鉴定及Hexon基因序列分析
    刘兆洁, 许芬芬, 李雨泽, 刘梦凡, 苏镜文, 李德钊, 黄淑坚, 梅 堃
    2024, 46 (5): 38-45.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5.006
    摘要135)      PDF (2227KB)(19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2021—2022年我国禽类养殖场中Ⅰ群禽腺病毒(Group Ⅰ fowl adenovirus, FAdV Ⅰ)分子流行情况,试验通过病毒分离、PCR鉴定、鸡胚致病性试验、Hexon基因测序等方 法对采集自 2021—2022年我国 15个地区共计 250份疑似感染禽腺病毒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 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出43株FAdV Ⅰ;Hexon基因扩增测序分析表明,其中36株与FAdV-C4 型参考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99.8%~100%,2株与FAdV-E8b型参考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 到 93.8%~94.2%,1 株与 FAdV-A1 型参考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 99.5%,4 株与 FAdV-D11 型参考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5.4%;FAdV Ⅰ感染在夏秋季节为高发期,阳性检出率较高 的时间主要集中于4—10月。研究表明,我国15个主要养禽地区禽群中FAdV Ⅰ流行情况较为 复杂,存在交叉感染和病毒基因重组风险,需要进一步调查其流行病学特征及研究其致病性。
    低蛋白日粮对家禽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腾达,张玉晶,汤安兴,李 涵,张正菲,陶琳丽,牛国一
    2024, 46 (8): 93-98.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8.013
    摘要245)      PDF (510KB)(18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家禽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 低蛋白质日粮饲料技术在家禽养殖业中已有较多应用。低蛋白日粮有节约蛋白原料、减少氮 排放、降低饲料成本及家禽舍内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优点。研究表明,适当 降低日粮蛋白含量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家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进 而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文章综述了低蛋白日粮技术对家禽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 低蛋白日粮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重金属对畜禽肠道微生物及其健康的影响
    王 蕾,王书红,相丽新,董 瑾
    2024, 46 (5): 85-92.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5.012
    摘要166)      PDF (589KB)(17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金属污染会危害机体健康,重金属(铅、镉、砷和铬)进入机体后,诱导肠道微生 物的结构和丰度发生变化,降低机体肠道有益菌的丰度,增加有害菌的丰度,同时会降低肠道 微生物有益代谢产物的浓度。因此,预防重金属进入机体和重金属进入机体后的清除显得尤 为重要。外源性补充益生菌可调节因重金属暴露而紊乱的肠道菌群,恢复菌群正常比例,维 护肠道屏障功能,进一步阻止重金属诱发的其他器官毒性。文章对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对 畜禽的危害和重金属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畜禽重金属的污染预防和清除提供 理论基础。
    饲养密度对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羽毛评分、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沈 杰,吴 洪,杨海明,仲向前,王迎春,张银娣
    2024, 46 (8): 86-92.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8.012
    摘要142)      PDF (604KB)(15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饲养密度对笼养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羽毛评分、血清生化和免 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04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科宝白羽肉鸡母雏,随机分为 3组,每组8个重复(笼)。7~14日龄3组饲养密度分别为16只/m2 、17只/m2 、18只/m2 ,15~39日龄 3组饲养密度为13只/m2 、14只/m2 、15只/m2 。结果显示:①不同饲养密度对7~14日龄和15~28日龄 肉鸡平均采食量和料重比产生显著影响(P<0.05),且15~28日龄时,14只/m2 组平均日增重显著 高于13只/m2 组(P<0.05),13只/m2 组料重比显著高于15只/m2 组(P<0.05)。29~39日龄13只/m2 组和14只/m2 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5只/m2 (P<0.05);②不同饲养密度对肉鸡14日龄主翼羽 长度产生显著影响(P<0.05);③不同饲养密度对肉鸡14日龄和39日龄羽毛评分产生显著影响 (P<0.05);④不同饲养密度对肉鸡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力、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和甲状腺素(T4)的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17只/m2 组显著高于16只/m2 组和18只/m2 组 (P<0.05),14只/m2 组显著高于13只/m2 组和15只/m2 组(P<0.05);⑤不同饲养密度对肉鸡14日龄 和39日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 介素-1β(IL-1β)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笼养科宝白羽肉鸡7~14日龄适宜饲 养密度为17只/m2 ,15~39日龄适宜饲养密度为14只/m2 。
    1,6-二磷酸果糖钙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 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陈晓春,汤亦文,黄小权,张 磊
    2024, 46 (5): 32-37.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5.005
    摘要105)      PDF (586KB)(15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1,6-二磷酸果糖钙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 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800只健康、产蛋率相近的38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 4组,每组20个 重复,每个重复10笼,每笼1只鸡。 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 添加0 mg/kg、100 mg/kg、200 mg/kg和300 mg/kg 1,6-二磷酸果糖钙,进行为期9周的试验。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且与1,6-二磷酸果糖钙的添加量呈 二次曲线关系(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蛋黄颜色和蛋 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蛋壳强度与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24);低、 中和高剂量组的蛋壳比例显著提高(P<0.05),且随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升高 (P=0.034)。低、中和高剂量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低、中剂量组总胆固醇含量显 著降低(P<0.05),且总胆固醇含量与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04);中、高 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 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呈二次曲线关系(P=0.036)。低、中和高剂量组的 IgM和Ig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IgA含量随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升 高(P=0.047)。分别对产蛋率、蛋壳强度、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进行二次曲线方程 拟合表明,当1,6-二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分别为179、186、243和268 mg/kg时,产蛋率、蛋壳强度、总 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达到最佳。研究提示:日粮中添加200和300 mg/kg 1,6-二 磷酸果糖钙较佳,基于产蛋率、蛋壳强度、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考虑,适宜的1,6-二 磷酸果糖钙添加量分别为179、186、243和268 mg/kg。
    合生元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贾代汉,唐大智,朱沛霁,杜明芳,温 超,周岩民
    2024, 46 (8): 44-51.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8.007
    摘要98)      PDF (627KB)(14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日粮添加合生元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 响,试验选取684只体况一致、体重相近的1日龄青脚麻鸡公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 每个重复 57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 2 g/kg 合生元(主要成分是低聚壳聚 糖、低聚木糖、枯草芽孢杆菌和凹凸棒石)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63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日粮添加2 g/kg合生元显著提高43~63日龄青脚麻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同 时有提高1~63日龄青脚麻鸡平均日增重和63日龄青脚麻鸡末重的趋势(0.05≤P<0.10);合生元 对青脚麻鸡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 2 g/kg合生元显著降低 青脚麻鸡腹脂率(P<0.05);日粮添加2 g/kg合生元可显著升高青脚麻鸡胸肌pH24 h、显著降低腿 肌亮度值(P<0.05);日粮添加2 g/kg合生元有提高胸肌pH45 min和腿肌pH24 h趋势(0.05≤P<0.10), 有降低胸肌亮度值和腿肌48 h滴水损失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日粮添加2 g/kg合生元 可显著提高 43~63日龄青脚麻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青脚麻鸡胸肌 pH24 h, 显著降低青脚麻鸡腹脂率和腿肌亮度值,从而改善青脚麻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QX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 与初步评价
    张梦寒,程 敏,陈 杨,薄宗义,张成成,郭梦娇,吴艳涛,张小荣
    2024, 46 (5): 46-55.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5.007
    摘要91)      PDF (36239KB)(14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旨在制备一种针对QX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 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并对其免疫保护效果进行初步评价。试验首先构 建了分别表达 QX 型 IBV S 蛋白(QXLS)、M 蛋白(QXLM)和 E 蛋白(QXLE)的三种重组杆状病 毒 rBacmid-QXLS、rBacmid-QXLM 和 rBacmid-QXLE,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 West? 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将 3种重组杆状病毒通过适当比例共感染 Sf9细胞获得 VLP,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鉴定VLP的组装效果;最后将纯化 的VLP与氢氧化铝佐剂混合制成疫苗免疫SPF鸡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评价。结果显示:S、M和 E三种目的蛋白均能成功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组装形成的VLP呈现典型的椭圆形 病毒样结构,直径为80~120 nm;单独VLP疫苗免疫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QXL87+VLP疫 苗联合免疫保护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临床病变、降低气管和泄殖腔排毒量及组织器官载毒 量。研究表明,试验已经成功制备出QX型IBV VLP,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后续进一步研 制基于VLP技术的QX型IBV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蛋壳色素及蛋壳颜色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刘 洋,徐 丹,田尧夫,王一诺,牛佳佳,赵小玲
    2024, 46 (8): 99-106.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8.014
    摘要231)      PDF (740KB)(14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蛋壳颜色作为鸡蛋独特的外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蛋壳 色素成分主要有三种:原卟啉-Ⅸ、胆绿素和胆绿素的锌螯合物,三者按不同比例组合会形成 不同的壳色。为更好地了解色素的沉积、色素功能、色素与蛋品质特性的关系、蛋壳颜色的形 成机理以及蛋壳颜色的影响因素,文章从蛋壳色素、蛋壳颜色形成机理和蛋壳颜色的影响因 素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蛋壳颜色选育和改良提供一定参考。
    发酵益母草对产蛋高峰期海兰粉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严子星,李勇霞,袁 茜,张金秋,王自恒,吴 涵,杨 烨
    2024, 46 (9): 63-69.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9.008
    摘要128)      PDF (668KB)(144)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发酵益母草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壳 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 1 26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 38周龄海兰 粉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 础日粮中添加2%、3%发酵益母草,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发酵益母 草能显著提高海兰粉蛋鸡产蛋率(P<0.05);试验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破 蛋率显著下降(P<0.05),3%发酵益母草组蛋壳色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肝脏的总超氧化 物歧化酶显著提高(P<0.05),3%发酵益母草组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 组蛋鸡钙沉积相关基因十二指肠 Na+ /Ca2+ 交换蛋白(NCX)、肝脏钙离子结合蛋白(CaBP-D28k )、 子宫钙泵(PMCA)、碳酸酐酶(CA2 )、骨桥蛋白(OPN)的mRNA 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3%发 酵益母草组钙沉积相关基因十二指肠维生素 D 受体(VDR)、肝脏 OPN、子宫 CaBP-D28k mRNA 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发酵益母草能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增强 抗氧化能力,增加钙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鸡蛋蛋壳品质,其中 3% 发酵益母草组的 综合效果最好。
    家禽疫病智能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邵润霖,白宇航,刘睿衡,张 京,董梦玥,肖德琴,谢青梅,张新珩
    2024, 46 (7): 93-100.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7.012
    摘要125)      PDF (716KB)(144)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禽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养殖过程中易感染病原导致死亡,给养 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家禽疫病的人工检测常伴有耗时长、劳动力大、不够准确等问 题,新兴检测技术的研究和使用十分必要。文章对红外热成像技术、生物传感器、可穿戴传感 器、发声分析技术、视觉分析技术、免疫传感器等家禽常见疾病的新兴智能化检测技术进行综 述,建议通过智能化手段与监测方法相结合,对家禽的行为动态与生理信息进行分析,为疫病 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绿原酸对免疫应激肉鸡肝脏和肠道损伤缓解作用研究
    孟洪令,孙喜伟,张语涵,尹一羽,赵旭丽,姜蔺珊,刘蓓雯,刘华伟,张 凯
    2024, 46 (10): 56-63.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10.007
    摘要90)      PDF (665KB)(14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旨在研究绿原酸对脂多糖诱导的肉仔鸡肝脏和肠道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 选取288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公雏,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 和脂多糖组饲喂基础日粮,绿原酸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500 mg/kg和 750 mg/kg绿原 酸,试验期 21 d。试验第 15、17、19、21天,脂多糖和绿原酸组肉鸡分别腹腔注射 1 mg/kg 脂多 糖,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肉鸡21日龄平均体重、 15~21 日龄和 1~21 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提高(P<0.05);日粮添加 500 mg/kg 和 750 mg/kg 绿原酸均显著改善脂多糖组肉鸡生长性能(P<0.05)。②与对照组相 比,脂多糖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 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蛋白质羰基、白介素-1β (IL-1β)、IL-6、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提高(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 绿原酸均可显著降低脂多糖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和肝脏中蛋白质 羰基、丙二醛、IL-1β、IL-6 和 IL-12 水平(P<0.05),显著提高肝脏抗氧化酶活性(P<0.05)。 ③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肉鸡回肠绒毛高度、绒隐比、IL-4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 隐窝深度、IL-1β、IL-6 和 IL-12 水平显著提高(P<0.05);添加不同水平绿原酸均可显著提高 脂多糖处理肉鸡绒毛高度、绒隐比和IL-10水平(P<0.05),显著降低IL-1β、IL-6和IL-12水平 (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绿原酸可提高免疫应激肉鸡生产性能,改善肝脏抗氧化功能 和回肠组织形态,缓解肝脏和肠道炎症损伤,绿原酸适宜添加剂量为500 mg/kg。
    不同小体型肉鸭品系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比较
    徐鸣鸿,张 傲,贾雯茜,庄 重,王志秀,江 勇,白 皓,常国斌,陈国宏
    2024, 46 (5): 12-17.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5.002
    摘要120)      PDF (574KB)(14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比较“益扬1号”两个专门化品系(H1♂×H1♀、H2♂×H2♀)及其杂交后代(H1♂×H2♀) 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试验采用 1 日龄“益扬 1 号”两个专门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各 110 只进行地面平养,记录生长性能,7 周龄进行屠宰与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7 周龄时, H1♂×H2♀组体重低于 H1♂×H1♀组,高于 H2♂×H2♀组(P<0.05)。H1♂×H2♀组除胸深外,各项体 尺指标均显著高于 H2♂×H2♀组(P<0.05)。H1♂×H2♀组的腿比率、瘦肉率、腿肌率和胸肌率显 著高于 H1♂×H1♀和 H2♂×H2♀组(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低于 H1♂×H1♀和 H2♂×H2♀组(P<0.05)。H1♂×H2♀组胸肌肉色a* 显著高于H1♂×H1♀和H2♂×H2♀组(P<0.05),腿 肌肉色 b* 低于 H1♂×H1♀和 H2♂×H2♀组(P<0.05)。H1♂×H2♀组剪切力显著低于 H1♂×H1♀组 (P<0.05),水分含量显著低于H2♂×H2♀组(P<0.05)。H1♂×H2♀组胸肌蛋白质含量和腿肌脂肪 含量显著高于H1♂×H1♀和H2♂×H2♀组(P<0.05)。研究表明,H1和H2纯系经过杂交,生长性能 和肉品质等指标得到改善。
    江苏省肉种鸡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
    许 明,张 笛,沈海玉,龚建森,徐 步,窦新红
    2024, 46 (10): 121-125.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10.015
    摘要70)      PDF (644KB)(14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江苏省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情况,促进肉种鸡场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病防控,研究通过细菌鉴定方法、PCR 检测、荚膜血清学分型、致病性分析以及药物敏感性试 验,对分离自江苏省17个肉种鸡场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菌落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发酵、 荚膜型、菌落荧光型、药敏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部分种鸡场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 示:共鉴定13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所有分离株荚膜分型均为A型,菌落荧光观察均属于强毒 株;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和氯霉素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 敏感;确诊种鸡场阳性率显著高于未确诊种鸡场(P<0.01)。研究表明,江苏省部分地区肉种鸡 场存在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强毒株比例较高,但耐药性较弱。
    蛋鸡养殖智能设备生产与应用现状调研分析
    杨 敏,于爱芝,程玛丽,田连杰,吕淑艳,王长梅
    2024, 46 (7): 84-92.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7.011
    摘要137)      PDF (784KB)(14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我国蛋鸡智能养殖设备的生产和应用情况,试验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 国18家蛋鸡智能设备生产企业和45家规模化蛋鸡养殖场进行问卷调研。对设备生产企业的调 研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以及智能设备生产情况,智能设备涉及到饲喂、环境控制、行为监测、疾 病诊断、粪污处理等多环节。对养殖场的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以及饲喂、环境控制、粪污 处理、智能设备应用等,并选取部分养殖场进行现场走访。结果显示:年营业收入2 000万元以上 的大规模企业生产的环控设备和行为监测设备功能更为齐全,年存栏量10万只蛋鸡及以上的大 规模蛋鸡养殖场在保温、光照控制和粪污处理方面的机械设备应用情况优于中小规模养殖户。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的二氧化碳监测环控设备和打斗、啄羽以及产蛋行为监测设 备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规模水平对笼具类型、保温设备、自动光照控制和传送带清粪 设备应用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提示:蛋鸡生产规模影响企业生产的智能养殖设备功能种 类,大规模场养殖设备整体智能化水平优于中小规模场。
    基于机器视觉的裂纹鸡蛋分拣系统研究进展
    郭建军,杨 霖,何杰江,黄婷立,张恩威,李锡鸿,刘双印,罗智杰,李俊勇,姚赵忠,高学凯
    2024, 46 (10): 141-151.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10.018
    摘要99)      PDF (1631KB)(139)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鸡蛋的质量要求更高。在生产过程中受磕碰产 生裂纹的鸡蛋容易滋生细菌,影响鸡蛋品质,且影响其他正常鸡蛋的传输和存储,需要进行分 拣。对于裂纹鸡蛋,传统的人工分拣耗时、耗力且工人在长时间工作下容易视觉疲劳,从而导 致分拣稳定性差,难以满足大规模的高质量鸡蛋产品生产需求。声学检测则容易造成新的裂 纹,也对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裂纹鸡蛋的无损裂纹检测及分拣,研究者提出基于机器视 觉技术的实现方法。文章综述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裂纹鸡蛋分拣系统的构成及研究现状,探讨 机器视觉的裂纹鸡蛋分拣系统在应用时面临的问题,并对该分拣技术未来的提升与拓展提出 展望,为机器视觉技术在家禽产业甚至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