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禽 ›› 2024, Vol. 46 ›› Issue (9): 94-102.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4.09.013
武 奇1,2,3,4,徐梦成1,4,魏邓乐1,张雪花1,2,3,李 丁1,2,3,梅 梅1,2,3,4*
摘要: 为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遗传变异及致病性,试验对江苏某鸡场发病 鸡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树、糖基化位点、S蛋白裂解 位点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发病鸡肾脏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到 1株 IBV,该分离株经 SPF 鸡胚盲传 5代后,可引起典型的侏儒胚特征病变,其 S1基因大小为 1 620 bp,分离株被命名为 CK/CH/WJ215;CK/CH/WJ215与 GⅠ-19基因型毒株 S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 94.3%,与流行优 势基因型 GⅠ-19属于同一分支;RDP4重组分析显示该分离株 S1蛋白不存在重组事件;进一 步糖基化位点分析表明,与常用疫苗株相比,CK/CH/WJ215 S1蛋白在第51、77、103、138、163、 178、247、276、283、530 位点出现变异,值得注意的是,与 H120 疫苗株和 QXL87 疫苗株相比, CK/CH/WJ215 S1蛋白分别在138和530位出现了新的糖基化位点;7日龄SPF鸡致病性试验显 示,该分离株可导致SPF鸡100%(15/15)发病,66.7%(10/15)死亡,并且导致严重的肾脏病变; 感染鸡从第2天开始持续排毒,直到第21天气管和泄殖腔排毒率仍为80%(4/5)和100%(5/5)。 研究表明,从江苏某鸡场发病鸡群种分离的 GⅠ-19 基因型 IBV 对 SPF 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 性,结果为该地区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及防控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