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禽 ›› 2022, Vol. 44 ›› Issue (1): 60-66.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2.01.009

• 环境控制 • 上一篇    

两种不同养殖模式对肉鹅生长性能和 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潘建秋1,2,3,李秀金2,3,江丹莉2,3,沈栩2,3,许丹宁2,3,田允波2,3,贺建华1,黄运茂2,3*   

  1.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3.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25)
  • 发布日期:2022-01-27
  • 作者简介:潘建秋(1991-),女,博士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畜牧学研究,E-mail:panjianqiuzhku@163.com

  • Published:2022-01-27

摘要: 为了解笼养和平养模式对肉鹅生长性能和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将70只 0日龄马岗鹅随机分为笼养组和平养组,每组35只,记录肉鹅的死淘率、体重和采食量,到9周龄 试验结束时,检测血液生长激素水平,并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和粪便微生物区系变化。 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笼养组的死淘率和料重比均高于平养组,且料重比呈极显著性升高 (P<0.01),平均日增重则极显著低于平养组(P<0.01);肉鹅9周龄时,笼养组的血清GH、IGF-1 和T3水平均低于平养组,ADR水平则高于平养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平养组相 比,笼养组粪便微生物区系中优势菌群发生变化,特别是粪便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比例降 低,拟杆菌门比例升高;KEGG富集通路分析表明,平养组粪便菌群主要涉及内分泌、新陈代谢 和信号转导,而笼养组粪便菌群富集通路大多数属于新陈代谢类。结果表明笼养模式通过降 低肉鹅采食量和体重增长抑制肉鹅生长性能,改变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使粪便优势微生物 富集于新陈代谢途径。

关键词: 笼养模式;平养模式;肉鹅;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