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禽 ›› 2022, Vol. 44 ›› Issue (1): 11-18.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2.01.002

• 遗传育种 • 上一篇    

鸡体细胞诱导重编程早期的 糖代谢变化研究

袁霞1,2*,王佳琪2*,王美瑰2,孙国兴2,姜景译1,2,石祥1,2,张明1,2,丁颖1,2,左其生1,2,张亚妮1,2,李碧春1,2**   

  1. (1.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 发布日期:2022-01-27
  • 作者简介:袁霞(1997-),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胚胎工程,E-mail:1835314133@qq.com;王佳琪(1997-),女,本科生,专业方向为 动物科学,E-mail:2298128647@qq.com

  • Published:2022-01-27

摘要: 为研究鸡体细胞诱导重编程早期的糖代谢方式的变化,试验采用OCT4、SOX2、 NANOG 和LIN28A(OSNL)四因子诱导体系将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 CEF)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并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 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Stage-specific embyronic antigen-1,SSEA-1)免疫荧光染色、体外诱导 分化及多能性基因表达检测等对iPS进行鉴定。通过检测重编程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及酶活性的变化,并对葡萄糖摄取量、乳酸产生量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等研究鸡体细胞诱导 重编程早期的糖代谢变化。结果显示,鸡CEF诱导重编程形成的iPS呈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 表达SSEA-1蛋白,体外分化形成类胚体且表达多能性标记基因。同时重编程过程中氧化磷 酸化基因表达下调而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糖酵解关键酶活性均增强,且iPS的葡萄糖吸 收量及乳酸产生量增加,而线粒体膜电位则下降。结果表明,OSNL四因子体系将鸡CEF诱导 重编程形成iPS的过程中,细胞的主要糖代谢方式从氧化磷酸化转变为糖酵解,而糖酵解的激 活可能会进一步促进iPS的形成。

关键词: 鸡;诱导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糖代谢;糖酵解

中图分类号: